起先那些义愤填膺,声称誓死不往太原的朝廷官员们,最终大多数也都跟上了,只是他们又改了说辞,声称要去太原亲眼看看常岁宁要如何证明自己是李氏血脉,要如何骗得过天下人——
活脱脱一副去戳穿谎言、砸场子的正义姿态。
他们之中也有人道:别以为挟持了太傅,便可以诳时惑众,太傅绝不可能助纣为虐诓骗世人!
是了,他们将太傅率先离开洛阳之举视作了一种逼迫挟持。
是以众人之中,便也不乏存了“前去太原保护太傅”之心者,并放出狠话——若太傅有什么闪失,常岁宁便是与天下文人为敌,吾辈手中之笔绝无妥协的可能!
这些义愤聒噪之言让骆观临听得心烦,转念一想,自己从前也是这路货色,不由更烦了,于是加紧将人都送去了太原。
骆观临未曾离开,常岁宁也在信中邀他前去见证,但他权衡之下选择留在洛阳。
比起见证归宗大典,他更倾向于守好洛阳重地,安排好各处事务,以确保节使的归宗大典能够顺利完成。
待得大典之日,他也在洛阳城中自饮酒一盏,遥作见证即可。
太原城中,提早得了崔璟交待的戴从,带着崔氏族人们,已将一切事宜准备妥当,只等洛阳来人抵达。
叫戴从意外的是,头一个抵达太原的,竟然是年事最高的褚太傅。
褚太傅初入太原城,一路来到并州大都督府外,见着行礼相迎的戴从,点了头罢,头一句话便是:“你们常节使何在?从阴山回来了没有?”
戴从正要回答,一道雀跃的声音从府门内传出:“老师!”
褚太傅茫然抬眼望去,还未能见着人,只这一声“老师”,猝不及防地便叫他眼眶中涌现一层泪光。
这一声轻快雀跃的老师,穿过足足两世的生死,终于又传到耳中。
人影憧憧,闻声皆避让两侧,褚太傅的视线被泪光蒙着,几分朦胧不清,恐显异样,也未敢抬手去蹭眼中泪花,就这么朦朦胧胧地瞧着那道人影。
不在战场也无需赶路,她穿衣便以得体舒适为主,一袭月白色广袖圆领袍,外罩浅金色纱衣,纱衣泛着剔透光泽,肩头处以金线钩勒祥云。
如瀑青丝不曾结髻,只以玉簪随意挽束起,发尾垂落肩头,晨光擦过刚漆过的朱门,斜斜地与她身形相撞,映出一圈光晕。
她快步跳过朱门,袍角快速扫过朱漆门槛,轻盈的脚步也带着不加掩饰的雀跃,几乎是跑着过来的。
风吹去了泪光,褚太傅慢慢看清了朝自己走来的人,见她步伐神态,有心想说教一句:成什么样子?要做大事的人了,也不知稳重一些。
但对上那张迎来的笑脸,见她抬手执礼,听她又喊一句“老师”,褚太傅嗓子里堵满了酸涩的欢喜,几乎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,但他必须得说一句:“老夫可不记得何时做了节使的老师……”
这么多人看着听着呢,这倒霉学生有点分寸没有?还要他这个风尘仆仆的老东西给她找补。
却见那倒霉学生微仰起脸,笑得依旧灿烂:“太傅是天下人的老师,我称一句老师也是理所应当啊。”
常岁宁说得理直气壮,且也不乏为她找补之人,紧接着走上前来的崔璟向褚太傅恭敬地施一礼,也喊了声:“老师——”
戴从抬了抬眉毛,节使一人喊老师略显异样,而两个人一起喊……就好像有点夫唱妇随的意思了……
下一刻,又一声含笑的“老师”响起,见开口的是那位魏相公,戴从的心情突然微妙。
看着眼前这三个“好学生”,褚太傅直摆手:“老夫可当不起!”
“唯有老师当得起才对。”常岁宁笑眯眯的,如何也不肯改口,横竖她厚脸皮的事也没少做,值此时机为了巴结讨好拉拢太傅,强行以老师相称,也很符合她的作风。
说话间,她抬一手相请,脸上依旧满是笑意:“老师一路辛劳,请随我进去说话。”
褚太傅心情很好地“嗯”了一声,负手提步。
魏叔易抬手相扶:“太傅当心台阶。”
太傅踏上石阶,随口问魏叔易:“是从朔方过来的?伤都养好了?”
“是,劳太傅挂念,多亏常节使使人用心照料数月,下官的伤势已经大好了。”魏叔易说话间,含笑看向前方一步之遥的常岁宁。
“……”崔璟敏锐地察觉到,魏子顾此人的余光在看向自己,动机似不乏挑衅。
太傅点了头,便听常岁宁道:“已让人为老师备下了住处,待会儿老师先去更衣,饭菜也在准备了。”
“老师爱喝鱼汤,刚好是吃鱼的时节——”
“老师久未出远门,这一路来,身体可有不适?”
“老师,您自洛阳来,赶路用了几日?”
“……”
常岁宁一口一个老师,几乎不给其他人说话的机会。
且她说的问的都是些琐碎事,用词也格外平实简单,落在戴从耳中,那便是毫无政治用心痕迹,倒果真像是寻常师生一般……不,比寻常师生还要更加亲切日常许多。
且他瞧着,常节使的欢喜竟全无客套表演痕迹。
再一瞧自家大都督,只见这位脸上也少见地挂上了浅笑,只是常节使的笑似乎是源于内心,而大都督的笑大抵是源于常节使在笑。
在此之前,常岁宁已经很久没能喊“老师”了,如今终于有正当理由和足够的本领喊出口,也不管是否会显得太过狗腿。
常岁宁陪着老师用了午食,崔璟和魏叔易也在旁作陪。
褚家两个孙辈对此很是受宠若惊不知所措,如此时局下,纵使是三清祖师如来佛祖来了,至多也只能是这般待遇了吧?
可坐在上首的祖父看起来实在松弛从容,只能说祖父不愧是祖父。
饭后,一名崔家子弟过来传话,常岁宁与老师道了句“学生先失陪”,便忙着料理事务去了。
见她往外走,褚太傅随手指向魏叔易,使唤道:“外头起风了,她这一去怕是要忙到晚间,让人给她送件披风去。”
都说春捂秋冻,身上有战伤的人,春日里且得捂好了。
魏叔易含笑应“是”:“下官这便过去。”
“不必了,魏相事忙,此等小事不劳烦了。”崔璟抬手向褚太傅施礼:“太傅,晚辈去送披风,告辞了。”
魏叔易笑意微滞一瞬,向太傅施礼后,抬脚跟上离开的崔璟:“……我倒一时想不起有何事要忙,不如崔大都督提醒一二?”
看着那一前一后离去的两道青年身影,褚太傅轻“嘶”了一声,片刻,捋着胡须若有所思,自语道:“两个倒是都不错啊。”
常岁宁让人为太傅在大都督府中安排了住处,太傅对这个安排十分满意。
回到住处后,太傅在小院儿里转了转,看了看房中挂着的书画,摸了摸桌椅所用的木料,虽也没什么出奇的,却偏偏哪儿哪儿都合心意。
天色将暗时,太傅让人去问常岁宁用晚食了没有,一个时辰后,听闻她还在与人议事,又交待人给她熬补汤。
听说她将补汤喝下了,太傅才总算安心,正要歇下时,却听外面有人传话,说什么:“玄阳子与玄净子大师求见。”
太傅听着,一个都不认得。换作往常,势必要直接拒之门外,但如今的太傅很不一样,重新披了衣,让二人进来说话。
先见着那位前面进来的“玄阳子”,褚太傅怔了一下,恍然抬起花白的眉:“噢,还活着啊。”
无绝笑着行礼:“是,见过太傅。”
“贫道想着免不了要与太傅碰面,恐乍然遇到会惊吓到太傅,便特来此一见,也好叫您有个准备。”无绝拿尊老的语气说道。
“你这般时辰过来,一声招呼不曾打,老夫这准备也不见得就有多充足嘛。”太傅轻哼一声,抬手指了指窗外漆黑的天色,见得紧跟着进来的天镜,稀奇道:“还有一个呢。”
天镜挽起拂尘行礼,含笑道:“太傅,久违了。”
“国师和大师都请坐下说话吧。”太傅率先坐下,从容地往下延展话题:“你们那位节使是个大忙人,不如就由二位大师先与我说一说那归宗大典的安排吧——”
这句话一出口,自有一种考校功课、查缺补漏之感。
有生之年,能得见太傅主动过问公事的机会实在不多。
无绝正要开口时,太傅忽然又问:“先说一说,她这李氏身份是真是假?”
这话出口,倒叫无绝小小愕然了一下:合着太傅不确定真假就来了?
太傅神情如常——她信中只道她要认祖归宗,想要让他这个做老师的从中作证,那他可不就来了么?
谁知道她会不会为了防止信件被人中途劫去,故而未敢在信中吐露实言?
无绝回过神,笑着拍拍胸脯:“这一点您且放心,如假包换的老李家正统血脉。”
太傅“噢”了一声,点着头道:“那就更好办了。”
太傅不过问则已,一旦上了心过问,便甚为细致周全,无绝和天镜直是待到深夜才得以脱身离开。
次日,常岁宁早早来向老师请安,顺便蹭了早饭。
一同跟来的还有阿点,他是此次随何武虎从江都一同过来的。
常岁宁本想让阿点留在江都常阔身边,但阿点坚持要来,并且坚称“是榴火不吃不喝非要跟来的”——是了,一把年纪的榴火此次也千里迢迢来了太原。
一顿早饭下来,守在外间的褚家孙辈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,他们相互交换着眼神,谁也不敢相信里头那饭桌上喋喋不休的老头儿是自家祖父——
祖父厌烦话多之人,可眼下自己却絮叨个没完……平日里他们一年也没机会听到祖父说这么多话!
饭已经吃到了最后,褚太傅的唠叨也进了尾声:“认祖归宗罢,你便回洛阳去,该干什么干什么,北地的战事统统交给崔家小子和手下之人……要做大事的人了,别总跟个长不大的小羊羔子似得,什么事都蹦跶着抵在最前头。”
常岁宁将最后两口粥送入嘴里,含糊不清地应了一声。
见她浑不在意一般,褚太傅瞪眼:“听着没有?”
“听着了听着了……”常岁宁放下调羹和粥碗,出声打断了老师接下来的话:“老师,您胡子上沾了一粒米。”
褚太傅气哼道:“几百年前的旧把戏,还想拿来唬我不成!”
“不是啊太傅……真的有!”阿点戳了戳自己的半边下巴示意:“就在这儿……”
褚太傅这才抬手去摸胡子,然而摸来摸去也没摸着什么,阿点见状已经忍不住捂嘴笑了起来。
“……”褚太傅吹胡子恼道:“好哇,上梁不正下梁歪,你教出来的好护卫!”
常岁宁和阿点笑成一片,笑声惊飞了窗外树枝上的鸟雀。
常岁宁一连三日带着阿点来褚太傅处蹭早饭,其中有一日还带上了崔璟一起。
第四日时,女帝与太子带着众大臣们抵达了太原,戴从与魏叔易前去相迎。
一行官员们未见着常岁宁来迎,心中不忿,便有官员示意太子开口询问为何常岁宁没来。
接收到大臣们的眼神,李智难得拿出镇定的神情,问:“敢问魏相,戴长史,我等既入太原,是否应当立即前去拜会常节使呢?”
听得这句询问,那几名大臣险些没气得当场昏过去。
枉他们这一路上还觉得储君大有长进,竟有处变不惊的胆魄了,他们本以为过去那个软弱的储君已经消失了……倒的确消失了,如今站在他们面前的,俨然是更加软弱的储君!
且他软弱得竟颇有理所应当之感,倒还从容上了!
戴从看了一眼女帝的车驾,拱手道:“太子殿下不必着急,归宗大典就在三日之后,届时便可见到常节使了。”
一众官员面色几变,刹那的错愕之后,便全是压抑着的怒气和不满——所以在大典之前,那常岁宁根本没打算见他们?甚至也不打算见天子和储君?全然不打算试着“说服”他们配合行事,而直接就要举行归宗大典?
是笃定了他们不敢不屈从于她的淫威、不敢拆穿她的欺世谎言吗?
此女之行径作风……实在是过于目中无人了!(本章完)